凤姓源出有四:
1、出自高辛氏,为黄帝的曾孙帝喾之后,以官名为氏。据《左传》记载:“高辛氏时,凤鸟氏为历正。凤盍以官为氏。望出平阳、邰阳。”远古黄帝的曾孙帝喾高辛氏时,以凤鸟氏的为历正(官名),就是专管历法天文,以指导人们按照季节时令耕田种地和收获的官。他的子孙便以凤为姓,世代相传,称为凤氏。另一说,凤氏即为风氏。
2、出自姬姓,为唐代南诏国的王族阁罗凤氏之后,由酆姓氏改为凤氏。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凤姓远祖始于周代,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受封于酆地(今湖南省永兴县北),封为侯爵,称为酆侯。其子孙后代就世代以国号“酆”为姓。因此,酆姓出自周朝王室之姓,酆姓起源于姬姓。至唐朝时,南诏国的王族阁罗凤氏的后人以凤为姓,称为凤氏。
3、出自回族中有凤姓。据《中国回族大辞典》载:“凤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一带。”
4. 安徽凤姓起源,茂林凤姓 (刘姓后裔,避世改姓,民间盛传凤不入朝) 凤村的凤氏原姓刘,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后裔,后汉灭亡,刘知远的后裔逃到了江南,北宋初到了泾县南乡茂林地区的阳山,听到凤鸟的鸣声,认为是祥瑞之兆,就改刘姓为凤姓定居了下来。北宋朝曾经派人来调查了解,见刘姓改凤姓,又都是安分守己的良民,便没有再追究。但是御批“凤姓不得入朝”,以防东山再起。由于历史原因,凤姓谱牒非常复杂,现在看到的《凤树德堂支谱》、《邰阳谱系》两种手抄本,内容大同小异。包括“元序”和“明序”在内的凤氏手抄本,以均凤世杰为凤村凤姓的始祖。以凤村凤姓一世祖凤世杰为南宋人。
分布和迁移:
凤姓在大陆和台湾均未排入前一百大姓。凤姓当今人数不多,却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凤凰来仪,是我国上古一种极为祥瑞的象征,司历之官的名称就是“凤鸟氏”,表示四时都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意思。由于上古有这个官,在当时以官为姓的普遍风气下,我国就出现了“凤”这个姓氏,4000多年来凤姓子孙繁衍全国各地。根据《姓氏考略》上记载,凤姓的始祖是高辛氏(高辛氏即帝喾,距今4500年以前的人)时的凤鸟氏,当时任历正。唐朝时,南诏国的王族阁罗凤氏的后人以凤为姓。而根据《左传》记载,凤姓皆以官为姓氏,望族出于平阳(三国魏置郡,在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邰阳(汉置邰阳县,《百家姓》注邰阳郡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
姓氏始祖:
得姓始祖:帝喾。中国上古历史的“五帝”之一,姬姓,名俊,号高辛氏,黄帝长子玄嚣之孙,颛顼是其伯父。帝喾十五而佐颛顼,封于有辛(今河南省商丘),实住帝丘(今濮阳),三十得颛顼帝位,都于亳(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在位七十年,享寿百岁。葬于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之秋山。许多古文献认为帝俊就是帝喾。《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帝俊有中容、晏龙、黑齿、季厘等子族,“生十日”,“生月十有二”。传说帝喾元妃姜原生弃,即后稷,为周之始祖;次妃简狄生契,为商之始祖;次妃庆都生尧;次妃常仪生挚。帝挚承喾的帝位,九年后禅让给帝尧。据《姓氏考略》上记载,凤姓的始祖是高辛氏(高辛氏即帝喾,距今4500年以前的人)时的凤鸟氏,当时任历正。他的子孙便以凤为姓,世代相传,称为凤氏。故凤氏后人奉帝喾为凤姓的得姓始祖。
郡望和堂号:
郡望
据《百家姓》注凤姓望出平阳、邰阳:平阳郡:三国魏置平阳郡。隋以前的平阳郡,在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从隋起,在今临汾。邰阳郡:周族远祖至公刘所居地。汉置邰阳县,据《百家姓》注邰阳郡,现在陕西省武功县西南。
堂号
励众堂:源自明代凤翕如任汉阳通判兼知县,叛军攻汉阳,太守弃印逃跑,唯凤不忍城破使百姓受害,聚众固守,终得保全事。凤氏堂号“励众堂”源出于此。
姓氏名人:
凤纲:汉朝时渔阳人。传说他常采百草花以水渍封泥之,自正月开始,到九月末止采制,埋100天,煎9次火。刚死者以药纳口中,可救活。他常服此药,至数百岁不老,后“成仙”去向不明。
凤山:清朝时满洲人。以番泽举人袭佐领,充骁骑营翼长,印务章京,累迁参领,总办北京东安巡捕分局。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任副都统,训练京畿陆军。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升西安将军,仍留京供职。宣统三年(1911年)由荆州将军调广州将军,未行而武昌起义爆发。广东革命党人酝酿响应,他不听京中同僚劝阻,抵任时,行至南门夕卜,被革命党人李沛基抛掷炸弹炸死。
凤全:清朝驻西藏帮办大臣。1904年赴拉萨经过巴塘,见这里水草丰美,易于开垦,便在这里滞留下来,移民开垦,并对喇嘛势力加以限制。由于凤全地位显赫,性情粗暴,对喇嘛和藏族人民的一些传统习俗不够尊重,加之拉萨分裂势力从中作祟,激起当地叛乱,凤全被杀,于是有了赵尔丰的平叛和由此生发的对康区影响深远的改土归流。
风翕如:字邻凡。明朝时吴县人。以贡生人官。崇帧未任汉阳通判,摄县事。张献忠来攻,太守弃印而逃。他动员官兵和全城居民,奋力死守。贼不能克,退去。崇祯年间卫城卫民有功,升衡州知府。卒于官。
①半藏算命网①文章不得自行转载,违者必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