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kui)姓起源:
源于伊祁氏,出自尧帝和舜帝时期乐正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夔,原指龙形动物,可能是黄帝一族龙图腾的分支,亦称夔龙,只有一爪,在史籍《山海经·大荒东经》中描写为:“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据说,夔龙能够吟唱出美妙的音乐,整天欢乐无比。因此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皿上多有夔龙纹饰。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公族的后代,属于以国名为氏。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绎的六世孙叫熊挚,他的后代受封于夔城(今湖北秭归),建立了夔国。后来熊挚的子孙立有战功,楚王升夔国为子国,这便是历史上的夔子国,今秭归县香溪镇古名夔子城,即夔子从巫山迁到秭归的驻地。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揆龙氏,源出元太祖第十六世孙鄂齐尔博罗特家族的克什克腾部,属于蒙古“黄金家族”世系,曾一度服属于察哈尔蒙古部,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鄂温克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Kuilong Hala。
郡望和堂号:
郡望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是上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相汉堂:后赵时期的夔安为丞相,才能出众,敏捷干达,十分贤明,因此有相汉堂。萃涣堂:资料有待补充。本书按:夔安为东晋时期十六国中后赵政权之丞相,距汉朝远矣,如何为“相汉堂”,此堂号有待进一步考证。
姓氏始祖:
夔,原是周朝的一个小国,夔姓是以国为姓的姓氏。根据《通志·氏族略》上的记载,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挚的后代,归州东二里故夔子城就是夔姓的发祥地。僖公二十六年,楚国灭夔,后代子孙就以故国号为氏。另外,《百家注》上记载,夔姓始于上古时期,传说是帝尧时的乐正夔的后代。周时楚国的后裔封于夔,即在今湖北秭归一带。望族出于京兆郡,就是现在的陕西省长安东。夔氏后人奉熊挚为夔姓的得姓始祖。
夔姓名人:
夔安:汉代著名的丞相。聪敏而才能卓越,十分贤明。
夔信:明代有学者。官雩都令,考核政绩时,被列为第一。
半藏算命网文章不得自行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