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姓溯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伊祁氏,出自远古帝王唐尧,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相传,古帝唐尧生于伊祁山(今河北顺平),他出生时,寄养于伊侯长孺家,因此称他为伊祁氏,其后裔子孙便以伊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另有一说,尧帝出生在伊水边,为了纪念他的出生地,所以姓伊,在尧的后代中,有人就继承了伊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商朝大臣伊尹之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商王朝的开国贤臣伊尹,姒姓,是夏禹的后代。他曾居于伊川(今河南伊川),因此以其居住地伊水为姓氏。伊尹后来辅佐成汤战败夏桀,灭了夏王朝,建立了奴隶制的商王朝。伊尹,名挚,是有莘人(今山东曹县)。著名夏末商初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伊尹生有儿子伊陟,成为伊氏的始祖。该支伊氏一族最早成望于陈留郡,即今河南省的开封市。
第三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伊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伊耆,是西周时期隶属于秋官府司管辖的一种官位,专职主管农政,即原先的神农氏之职,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部长。这在典籍《周礼·秋官》中有记载:“伊耆,古王者号。后王识伊耆氏之旧德,而以名官。” 在伊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伊耆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伊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跋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期,鲜卑族部大可汗拓跋邻(北魏献帝拓跋弘),以其六弟为伊娄氏,建伊娄部,为鲜卑民族中显赫的贵族部落氏族。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于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强化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将伊娄氏分改为两支汉字单姓:一支为娄氏,一支为伊氏。该支鲜卑伊氏族人,后逐渐融合于汉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典籍《回教民族说》中的记载:“伊司马仪之后裔姓伊”。 回族伊氏,实际上最早主要是取自伊斯兰教圣人“伊布拉欣”(Ibrahim)名字首音的谐音汉字,又称“易卜拉欣”、“亚伯拉罕”。伊布拉欣与阿丹、努哈、穆萨、尔撒和穆罕默德并称为安拉的六大使者,系犹太教和基督教推崇的圣人和希伯来人的祖先。许多在中国的伊斯兰教教徒皆以其名字为汉化姓氏,世代相传至今。另外,在回族伊氏家族中,也有来自清朝时期改氏的,如清朝内务府大臣密咱按布,就是回族人,他曾请旨改姓为伊氏并得到恩准,其后裔子孙成为回族伊氏的另一支。 伊氏回族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等地。
第六个渊源:源于鄂伦春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鄂伦春族自治旗志》记载:鄂伦春族阿其格查依尔氏,满语为Acigecalr Hala,该氏族有两个分支,即伊格吉依尔氏、嘎格达伊尔氏这两支,后多冠汉姓为伊氏、阿氏等。
第七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和《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黑龙江志稿》、《满族的社会组织》等都有记载。
第八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黑龙江志稿》、《满族的社会组织》等记载。
第九个渊源: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黑龙江志稿》记载: 锡伯族伊拉哩氏,亦称伊里氏、伊拉礼氏、伊喇立氏,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叶赫(今吉林梨树)、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伊罕阿林城(今吉林市东北十五公里处)、松花江流域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Ilari Hala,汉义“开”。 清朝中叶以后,锡伯族、满族伊拉哩氏多冠汉姓为伊氏、何氏、赵氏、尼氏、潘氏、苏氏、许氏、岳氏、禹氏、仉氏、柏氏、樊氏、郝氏、靳氏、李氏等。
得姓始祖 尧帝、伊尹(伊挚)、密咱按布(密赞庵布)。
迁徙分布
伊姓起源于河南伊水流域,早期在中原地区活动,汉唐时在今山东、山西均有伊氏踪迹,以陈留郡(今河南开封)为郡望。宋代以来,在今山东、河北、天津、北京、江苏、福建、广东、云南及东北地区均有伊氏分布。如今伊姓虽然人口不多,但分布极广,尤以河北为多。目前伊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郡望堂号
堂号: "任圣堂"(任,信也):伊尹相汤,伐桀救民,以天下为己任。孟子称他是"圣之任者也"(圣人中最讲信的。把解放天下为自己的 事)。 郡望:《郡望百家姓》中有记载云:伊氏望出陈留郡。《姓氏考略》 中记载:望出陈留、河南、山阳。
1、 陈留:秦始皇置陈留县,汉代改置陈留郡。在今河南省开封地区 。2、 河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3、 山阳郡:西汉时的山阳郡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一带;东晋时的山阳 郡在今江苏省淮安一带。
历史名人
伊尹:商朝大臣、伊姓始祖,辅佐商汤,佐商灭夏,综理国事,连保 汤、外丙、中壬三朝,佐四代五王,是上古有名的贤相。
伊陟:商汤太戊名相,伊尹之子。太戊从其言而修其德。 伊恒:明代尚宝少卿,昊县人。为人谦恭,时称为长者。
伊盆生:后魏统军,骁勇有胆略,初为统军,累立战功,遂为名将, 赐爵平城子,官至西道都督。
伊秉绶:清代书法家、乾隆进士,字组似,号默卿,福建宁华人。官 至扬州知府。何绍基写诗称颂其书法说:"丈人八分出二篆,使墨如 漆楮如筒。行草也无唐后法,悬崖溜雨如荒藓。"有《留春草堂诗集 》。清代永昌知府、嘉庆进士宋湘赠伊秉绶联为: 鹏化四溟归碧落;鹤栖三岛接青霞。
伊陟:商帝太戊时为相。伊尹子。与臣扈、巫咸共辅太戊治国。相传毫(今山东曹县东南)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一夕大拱。太戊惧,伊陟曰:“妖不胜德,帝之政岂有阙欤。”太戊从其言而修德,祥桑枯死。是时,诸侯归殷。
伊籍 :三国蜀汉臣。字机伯,荆州南阳人。年少时便依附于同乡刘表。刘备落难到荆州时,伊籍时常拜访,托请刘备照顾。刘表病死,伊籍转投刘备,一起渡江南下。后随刘备入蜀,刘备定益州,伊籍任左将军从事中郎,其待遇次于简雍、孙乾等。后升任为昭文将军,并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同编制《蜀科》。
伊馥:(?-453),北朝北魏将领。代(今山西代县)人。少勇健,走及奔马,善驰射,力能曳牛。神麚初,擢为侍郎。太武讨凉州,馛参与决策,从征至姑藏。以功拜秘书监,赐爵河南公。后官至平尚书事卒。
伊盆生:北魏将领。馛孙。初为统军,累有战功。明帝时,历洛州刺史、西道别将、行岐州刺史。为当时名将。任西道都督,战死。
伊慎:(?-811),唐将领。字寡悔,兖州(今山东滋阳)人。以善射补折冲都尉,嗣为大将,封南充郡王。贞元末官至奉义节度,拜检校右仆射,兼右卫上将军。谥曰壮缪。以武毅通文理,砚席楷隶,师心自得。
伊广:唐臣。中和年间为忻州刺史,以天下大乱,乃归心李克用。曾任汾州刺史。常参与谋划军略,交接诸藩,号为称职。累迁至检校司徒。乾宁年间从征刘仁恭,阵亡于成安寨。
伊宝文:1944年6月生,内蒙古杭锦旗人,蒙古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内蒙古杭锦旗教育局工会主席。
伊林学:1956年3月生,内蒙古准格尔旗人,蒙古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伊金霍洛旗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伊顺斤:1947年7月生,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人,蒙古族,高中文化,乌拉特中旗政协副主席,旗第十届政协常委。
伊西格:1946年4月生,内蒙古阿左旗人,蒙古族,小学文化,内蒙古阿左旗嘉苏木玛嘎查牧民,阿左旗第九届政协委员。
伊占胜:1957年5月生,内蒙古达拉特旗人,蒙古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内蒙古达拉特旗委组织部副部长,政协达拉特旗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伊日浩:高级政工师,高级工程师。男,1946年2月出生,山东省桓台人。中共党员。1970年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任淄博市纺织工业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民政局局长、党委书记。
伊 洪:男,1942年8月出生。大专,现任上海市虹口足球场鲁迅公园联合发展集团工程师。
伊桂贤:中学高级教师。女,满族,1951年10月出生,沈阳人。中共党员。曾任辽中县六间房初级中学团委书记。现任辽宁省辽中县第二小学教师、党支部委员,省特级教师。
伊姓名人有西汉经学家伊推;唐官吏伊璠;明藏书家伊侃;清大臣伊龄阿、伊都立、伊厌栋、伊逊、伊辟,将领伊拜等。近当代伊姓名人有解放军将领伊文,医学家伊福,儿童保健专家伊宁,森林工业专家伊城,电影编导伊琳、伊明,画家伊戈,作家伊妮,戏曲理论家伊兵,京剧演员伊芳等。
半藏算命网文章不得自行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