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关有境,它为什么叫作玄关?为什么叫作作玄牝之门?因它是个“关”、又是“门”,进关、入门要先认识、才能入关,进门。要“知而不守”,不要去想哪—个是关,哪一个是门,把思想放空,在‘空”中又不是昏沉,就可以体会到那个境界。当你没进去之前,由外边看是“渺渺冥冥,恍恍惚惚”,“玄之又玄”,玄指深的意思。玄之又玄,是深处又深,它是模糊的,基本上是暗的,其境界非常静。练功进入那个境界是什么样子呢?觉得一下子全忘了,“外忘其身,内忘其心”,把思想活动也忘掉了,但是又不糊涂,又不是做梦,心里明白,思维停止了活动,进入忘境了,也就是进入玄关了。但这仅是“入”,还不是“开”。上玄关开时,头脑中有一种轻微的爆炸感。性功玄关就是在大脑里边开的,意识里能感觉到“炸开”,大脑本身起了变化,它是有物质基础的,在爆炸的同时,有时在“开”以前突然头脑中“轰”的一下,立即失去知觉,随后出现轻微的爆炸感,能感觉到似有无数股电流由头上直奔前后身,笼罩整体一下窜到脚下,就在这一刹那间,只觉“攸”一下子,非常迅猛,同时有一种“空洞无涯”,身心内外一片光明,通身透彻的感觉,自觉本身没有了,呼吸停止了。这时同字宙融成一体,“天人合一”,时空观念也起了变化。很多人此时容易丢功,突然呼吸一停、一炸,因定力不够,自觉一惊,这一惊后念一动,便退出玄关境界。因此,进入玄关呼吸停止,不要害伯,进入玄关你不要管它,不能动念,稍微念头一动,它就消失,“念动牛惊”,你一动念它就跑了。在玄关里边没有法,你用任何功法,一用就错,动念就错,继续保持忘的境界,它就开。
玄关开了以后如何用?用的办法是两个字——凝,静。要保持凝静,神要凝,心要稳定,要静,不要松散,它就起作用(“意识力”明显增强)。如果神不能凝,则玄关虽开也不起什么作用。经典上记载和老师传授说,开上玄关得明心见性,心要炼得一尘不染,心地明净了以后才能开。我的一位学生也练开了,他玄关开了后功力增长数倍,功能也大大提高。
关于开下玄关的情况;
旧说开下玄关(命功玄关),必须通过炼精化气,丹田气满了,一发动(“气发则成窍,机息则渺茫”),突然变化,下玄关开了。可我两次开下玄关,都是在身体衰弱到临近死亡边缘的时候,既没有精也没有气,在奄奄一息的情况下,一练玄关就开了。初步总结出一个道理,上下玄关开与不开,它根本的一点,在于你“能不能放开(松开),能不能放下”,关键就在这里。松开指你的肉身,放下指你的精神。
人的生命活动,与命门真火密切相关,命门火旺,生命活力旺盛,命门火一息,全身的生机整个全息了,修下玄关入手方法也即在此处,抓住这一点就行了。但也有从夹脊入手的,也有从脐内,脐下等入手的。入手虽在下,也要进入忘境,才能进入玄关境界,进入玄关后的要领与修
性功玄关同。
下玄关一开,百窍皆开。百窍开有两种解释,练玄关以后,内玄关里产生气,通开督脉和任脉。任督一通十二正经全通,即现在说的大周天通;我讲的不是这样,而是在玄关开的当时,正如张紫阳讲的“阴跷一动,百脉皆动”,这个地方一开,全身20条经脉同时开,它有立竿见影之效,而不是沿经循行。命功玄关开后,其内心感受如古人讲的“似施似翕,似漏似泄,似施似翕而未至于施翕,似漏似泄而未至于漏泄”,就是那么个景象。质言之,就是一种泄精的感觉而没有精液泄出来。开了下玄关后在外在上看变样了,“满面春风,一团和气”,脸色内原来的青、黄变成红润,全身暖洋洋的,如初春太阳,自觉由心里往外美,完全是由生理的变化导致心理上的变化,情绪无需调整,自生和气、正如古人讲的“烦恼无由更上心”,烦不起来,恼不起来.就是高兴,出现一种“法喜禅悦,真安妙乐”的生理变化。生理的变化已如前述,所患疾病立时
全消,不是慢慢地好转,而是突变,一下于痊愈,一切症状全部消失。自觉体力、精力当即恢复。下玄关开后应注意的事情与修性功玄关同。即要心定神凝,否则气随神散,虽开玄关而不得玄关用。我曾访问过一些不练气功的男性,有人也曾有道似梦遗而未遗的体验,但并末感到有什么作用,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出现此景时应定心凝神,坚持“忘”字诀的缘故。
开上、下玄关的关键,都是首先要入“忘”,但为什么入忘后或上开或下开呢?这是和开玄关前的功法有直接关系的。个人体会是:我在多次(不只两次)开下玄关前都是练的守下丹田(气穴)的功法;而在两次开上玄关时则正在参《坛经》的“三无”理法。
这种上开的景象,在道家叫开玄关,在佛家则属于一种开悟现象。我虽两次开关但其效应皆未能长期保持。对开关(上关)的感受我曾和几位气功同道谈了,意在探讨,也曾向某大法师请教,答:此属真实定境。但对为何得而复失,以反应如何护持,则未作明确答复。后来读智者的《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五有一段关于失定的论述,或与此有关,今录之如下,以备参考。
按:智者为天台宗之著名创始者,所著《释掸波罗蜜》卷五曰:失定有二种:一从外缘失。谓得定时不善用心,内外方便,中途违犯则退失禅定;复次,若行者当得定时,或向人说,或现定相,令他知觉,或卒有事缘相坏,如是等种种外事,于中不觉不识,障法既生,则便失定。若能将护。本得不失,障不得生,故名为得。二者约内论得失者,有6种法,能失禅定:⒈希望心;⒉疑心;⒊惊怖;⒋大喜;⒌重爱;⒍忧悔。未得禅有一,谓希望心。(未)入禅有四,谓疑、怖、喜、爱。出禅多有忧悔,此则能破定心令退失,皆通论此六,皆得在未入住出中,俱有此方法,能退失定。若能离此六法,即易得定,以不失故名得也。”
①半藏算命网①文章不得自行转载,违者必追究!